分享成功

清明怀故旧 老凤谱新声

本文已经收录在专题:

  清明怀故旧  老凤谱新声       

一一纪念资阳市文联″千江月文学沙龙″的发展历程和故旧文友

     罗允祺   文/图     

      清明时节缅怀英烈先人,故旧逝者,勾起不少温馨美丽的回忆,让人自觉不自觉在缅怀中回忆美好的往事时光,和在逝者身上的不灭的人性,智慧的光辉。          ″千江月文学沙龙″一路走来,已经十多年了,组织者已经历了三代班子。第一届班子是由当初发起的吴文光和罗允祺二人担任的这个民间自发组织的文学群体的召集人,那时仅只是一个文友茶会而已。由2007年开始到2011年五年后,是我提出应当民主无记名投票公选组织者了。那时的成员不过十来个人,都是爱好文学,长于写作,且有著作问世的资深作家、诗人,如吴文光、刘玉伦、钟维昭、罗真良、李献春、李玉敏、曹继良、刘健康、温万鸣等十来个人。2011年7月改选笔会召集人,大家投票公选结果,仍然是罗允祺和吴文光2人全票当选,仅在两票之差(等额选举,无一废票),仍然不分正副,分工负责,继续为文学群体的健康发展合作愉快。     

      当时的活动场地,是在大东街的″工农兵茶馆″,每半月一次,后改为每月一次。每次茶钱按人一元,采用AA制。最初吴文光戏称为123茶会,意思为星期一下午两点钟,交流三小时。大家觉得太俗,且有打牌掷骰子之嫌,也就改称文友笔会了。每次聚会形式,则是大家交流各自作品,评议讨论。一边品茶,侃侃而谈,心无旁骛,十分快乐融洽。刘建康就是一位431厂的退休工程师,擅写诗词,他是在邻桌喝茶时发现我们的讨论后,主动请求加入的。以后的写作表现实绩,又经历了区文联和区老龄委的介绍,继续又加入了温万鸣、叶志宣、刘绪文、李克昌、王述平、张文舟、邓洪中、万兴水等文友,并且受到资阳市文联的先后两届主席徐远鸿、魏 华的重视,特许拨款支持活动,魏 华主席还特别给笔会定名为″千江月文学沙龙″,并授牌作为资阳市文联领导下的协会、文艺团体之一。并先后联系过″玉壶春茶楼″和″金迪大酒店″,免费提供茶室给我们开展活动,长达五年之久。     

      继后,经雁江区老龄委某负责人陈同志,向老年大学校长唐晓梦推荐后,同意正式接收″千江月文学沙龙″作为雁江区老年大学的″文学作品创作研讨班″,并提供每月一次活动的教室,作为沙龙开展学习交流的场所,有时也会在资阳市文联位于建设北路原″金叶大厦″的″文艺家之家″开展活动。活动经费也由雁江区文联提供到了2020年。这期间成员不断增加,也有因病、亡故,迁走离开的。交流活动定期开展,健康、正常。每年年初均有全年活动的计划安排,年终工作总结。沙龙除了早期即制定有《成员公约》外,2016年9月第三届领导班子公选时,则以″老年大学文学作品创作研讨班名义,公选出班长罗允祺,副班长张栋梁、张慧群3人组成班委会,并相应地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沙龙″成员登记表″、″会议记录册″、″成员健康协议″、″财务管理办法″等文档,更针对多年来沙龙创作活动的实际,再补充制定了《成员守则》与原有《成员公约》一起成为“千江月文学沙龙″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             经历三年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沙龙成员在网上、报刊、微群、征文,发表了不少抗疫作品。2022年9月,因疫情已推迟的第四届召集人换届选举,按老年大学要求,只设一正一副两名班长。经雁江区老年大学校领导班子,亲自到场主持无记名投票公选,仍选举出得票最多的罗允祺、张栋梁二人担任召集人。            在这以后的年月里,不少文友慕名经推荐加入,也有因故离开的,人数始终保持在30一40人之间,由于没有年龄的上限,一部分文友在八旬后,仍在参加活动,即使行动不便了,还在沙龙的微信群中保持发声,如年过八旬的陈本初、周柏松、李玉敏等老同志,远在海南、西昌,还不忘时常打电话、发帖关心沙龙的活动呢。大家每天在群里发表新作、转帖、新闻早班车等等,热情很高。矢志不渝地热爱、关心沙龙的发展,让人感动。     

      沙龙曾受雁江区文联、作协拨款,出版了一期《千江月文学沙龙一一″文学作品专辑″》分享读者,并每月定期在雁江区老年大学内,出刊″文学作品专栏″(壁报)和《雁城绿洲》班刊一一后改为″雁江区老年大学校刊″出版了好几期。成员也由最初的单一文学作品的小说、散文、诗歌作者,进而扩大到了书法、绘画、雕塑、朗诵、唱歌、器乐等,文学、文艺的多方面人才了。年龄状况虽然仍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但也增添了一部分尚在工作的中年成员。大家都以对文学、文艺的执着爱好和锲而不舍的创作交流精神,来到这个文艺组织了。沙龙还建了自己的微信群,每天都有不少成员在群里交流、转发、评议作品,转帖新闻时政和电子作品,同时也有不少成员还在报刊发表作品,出版个人专辑等。            资阳市文联曾专为刘玉伦、李献春、吴文光等成员,召开新书发布会。在全国省市区的征文比赛活动中,不少成员多次获奖,好几位成员还是雁江区最高文学奖项,″邵子南文学奖″的连续得主。     

       ″千江月文学沙龙″的成员,退休前大多是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的干部、骨干、先进人物,有过曾经事业的辉煌,但他们从不居功骄傲以功臣自居,而是以文学爱好者的虚心从头学起,充实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向文友虚心求教自己的不足部分。不少成员在进入沙龙后,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真的是在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真的令人唏嘘叹惋。     

      清明将至,我们缅怀已经先后去世的八位故友:

温万鸣一一内江人,是一位早就知名于内江报界的撰稿人、诗人兼诗歌评论家。平易近人,作品多多,因为没有退休,常常是在上班之余参加沙龙活动的,可惜还在广电公司退休的前两年。因患癌症去世了。

叶志宣一一资阳雁江人,出身教师家庭,供职于电力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喜欢写作。进入沙龙后虚心求教诗歌、散文写作,并取得长足进步。曾写出《盘点我的退休生活》,憧憬美好的晚霞时光,打算写一部《资阳电力史》之际,身患癌症。由一位退休时的壮实高大汉子,变成了消瘦病态老人,而不情愿地留下尚未完成的写作计划在刚进七旬后即与世长辞了。

刘玉伦一一资阳雁江人,早年毕业于川大历史系,专攻明史,毕业后参军从事部队教育,后转431厂从事教育中心工作。他的写作认真,钻研历史题材一丝不苟。对人和气,但坚持原则。著有《肄得居文集》,在已知身患癌症之际,还与时间争分夺秒,连续出版了《秋水长天》和《桑梓情怀》两部挂笔之作。资阳市文联专为其召开新书发布会,并争取到他的退休工厂一笔出书赞助费。他的散文作品富于乡土气息,人情味儿浓。涉及到历史人物、事件的作品,必定考察有据,忠于历史,多次获得雁江区最高文学奖″邵子南文学奖″等各级奖项。他对人谦和自重,很有原则,但无丝毫架子,是沙龙成员中年岁最高,组织性最强的元老成员之一,只要有活动,风雨不改绝不缺席,即使生病不能出席,也会请假,打声招呼。争论课题时,面红耳赤当仁不让。

钟维昭先生一一江津人,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退休。早年毕业于重庆水电学校,分配新疆塔里木地区水电工作十八年,后奉调回川工作直到退休。      他酷爱写作,尤擅小说、散文和诗歌,退休后十余年中出版小说、散文、诗集共十一部。为四川省作协,水利部门作协会员。荣获多届″邵子南文学奖″。是写作水利题材,反映、歌颂水利人常年战斗在大山深谷中,为国家和人民的光明事业奉献终身的可歌可泣事迹的优秀作家。受到国家水利部门嘉奖。他为人谦和诚恳,博学而虚心,才高而不外露。热爱沙龙群体,有不少中肯的意见建议奉献沙龙。八十一岁后,因两次脑梗并转低血压、低血糖去世。之前吩咐女儿不发讣告,不要惊动大家,丧事从简不搞仪式,火化后将其骨灰撒入沱江,以完成他为水利奉献终身的夙愿。       

      一个出身地主家庭,投身革命事业,党性坚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共产党员,真令人难忘啊!

曹继良先生一一重庆合川人,亦系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退休工程师,勤于写作,尤擅长篇小说,是一位由锺维昭先生发现并指导培养出来的长篇小说作家。先后出版了《陈塘旧事》、《九曲河畔》等四部长篇小说,可惜在年满八十的当年,即与世长辞,留下令人伤感的故事。

王述平一一资阳雁江人,谙习中医,喜欢诗歌创作。进入千江月文学沙龙后潜心学习和写作诗歌,写作水平明显大步提高。他为人谦恭、热情,热心沙龙事业,生病后仍坚持参加沙龙活动,不幸癌魔在他刚满70岁后不久,即夺去了生命,留下诗歌写作和绘画凤凰的未尽事业,可叹!

孙吉祥先生一一南京人,系四三一厂工程师退休,经李玉敏大姐介绍参加沙龙,喜欢写作散文、诗歌,曾安排为沙龙主讲《谈谈散文的创作》后不久,在一次厂里老年班学习绘画活动结束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弥留之际,还不忘叮嘱儿子把他的《谈谈散文的创作》讲稿,打印分发给沙龙听众,留下了文友们深沉的哀思。

张明国先生一一雁江人,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校长。青年入伍,服役西藏高原然乌湖畔,爬冰卧雪长达六年,屡立功勳。回乡后从事教育工作,卓有贡献。对人谦和,热爱生活,好学上进。能面对生活,即兴写作讴歌时代主题的古风诗作,几年来竟达两千多首。无论在写作质量和数量上都在迅速提升的状况下,正打算出版一部诗集之时,不幸罹患新冠肺炎转成白肺,在刚满七十八岁生日后不到一个月,即溘然与世长辞,留下尚未定名(后为几位顾命诗友给定名为《张明国诗选》),包含两千多首作品的诗集而撒手西辞。一颗闪闪的诗界新星猝然而逝,实在令人心痛啊!           

      兔年伊始,三年新冠防御尚未全胜之际,清明时节回忆沙龙旧事,逝去的文朋诗友,有的八十多岁,七十多岁,也有尚未退休的。他们生前皆是酷爱文学,喜欢创作文章、诗词,不仅事业有成,对家国奉献可圈可点,而且还在退而不休,与时俱进,学而不止,默默笔耕呢!他们的才华和毅力令人称道;他们的热爱生活,与时俱进;他们的不居功骄傲,不计名利;好学上进,学无止境;年高德劭,浩然正气,不愧人中精英、做人楷模,令人景仰、敬慕。可惜,老天为何不公,不假以年,让其长生呢一一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所做的事业,为人类做出的奉献,尤其是在退休后,安度晚年,含饴弄孙,乐享天伦,可以养尊处优、颐养浩然之气时,尚且惜时进取,就更让人景仰、佩服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对人品、人格极高赞赏的古语,不是正可以用在这几位已故的老年文友们身上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这科学的春天已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繁花似锦、开花结果的时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科技强国早成国策的当今,在这"资阳人″的发祥胜地一一三万五千多年历史的″蜀人原乡″,″长寿之乡″、″三贤故里″,长寿老人们不是正在踏着前人的步伐踔厉奋进,再蹈长征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资阳一一雁江新时期的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正在方兴未艾,蓬勃绚烂呢!   

           2023年3月9日   

       写于四川资阳雁江         

              云中知足斋

 

附:三万五千年″资阳人″悠久历史的故乡一一″三贤故里″、″五杰家乡″、″长寿雁江″文化老人风姿组照

 

 

 

 

 

 

 

 

 

 

 

 

 

 

 

 

 

 

 

 

 

 

 

 

 

 

 

 

 

 

 

 

 

 

 

 

 

 

 

 

 

 

 

 

 

 

 

 

 

 

 

 

 

 

 

 

 

 

 

 

 

 

               2023.3.10.

本文由用户发表,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九曲河立场
支持楼主

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3054 回复 4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黄蜂虾壳 LV7 三贤进士
    2楼
    老一辈的情怀令人动容
    3-10 18:08 · 四川
    回复
  • 清风月影 LV6 三贤贡士
    3楼
    向资阳的文人们表示致敬
    3-10 18:23 · 四川
    回复
  • 斩魄 LV14 三贤七品 回复达人
    4楼
    缅怀做出贡献的人们
    3-10 23:18 · 四川
    回复
  • 血雨腥风 LV14 三贤七品
    5楼
    缅怀之情
    3-18 23:47 · 四川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资阳圈
  • #签到打卡#

    未佬的佬人

    1
  • 天天签到,领取专属福利#签到打卡#

    随便聊聊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摆资阳龙门阵,结交新朋友

免费下载九曲河门户网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