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门里有专业,也有温度——一位男护士眼中的老年精神科

我是精神科的男护士。

 

很多人对我们这个“全封闭男病区”有误解:觉得关着门,就是把人“锁起来”。其实,这扇门背后,是一套科学、规范、充满人情味的老年精神疾病治疗体系。

 

我们收治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有的因阿尔茨海默病走失过好几次,有的因严重抑郁整夜不睡,还有的因幻觉妄想伤到家人……对他们来说,急性期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安全、稳定和专业的干预。

 

而这,正是我们“全封闭”病区存在的意义。

 

在这里,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组成多学科团队,24小时动态观察病情,精准调整药物方案;护理团队不仅关注生命体征,更通过行为观察评估认知、情绪和风险;康复师则根据每位老人的兴趣和能力,定制个性化活动——下棋、手工、轻度体能训练,都是治疗的一部分。

作为男护士,我在团队里有独特优势。

很多老爷子年轻时是工人、军人、干部,性格刚强,不愿在女性面前示弱。但跟我一起掰手腕、拼模型、聊老电影时,反而更容易打开心扉。这种“同性陪伴”的信任感,常常成为治疗的突破口。

 

我们强调“结构化生活”:固定作息、规律服药、定时活动。这不是“管得严”,而是用外部秩序帮助他们重建内在稳定。研究证明,这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把“尊严”放在第一位。

 

哪怕患者一时认不出人、说不清话,我们依然称呼他们“张师傅”“李伯”,尊重他们的职业身份和人生经历。因为治病,不只是控制症状,更是守护一个人作为“人”的价值。

 

家属常问:“他什么时候能出来?”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关多久”,而是“恢复得多好”。一旦病情稳定、风险解除,我们会第一时间启动出院评估,并指导家庭做好后续照护衔接。

 

 

 

近年来,我院老年精神科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强化医护培训,提升应急处置与康复支持能力。越来越多患者在这里平稳度过急性期,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这才是我们最看重的“疗效”。

 

 

 

这扇门,隔开的是风险,守住的是希望。

而我们,就是那群穿着白大褂的“守门人”

——用专业筑起安全线,用耐心点亮回家路。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不仅治病,更懂人心。

 

END

 

本文由用户发表,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九曲河立场
支持楼主

3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48 回复 2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CiCi妈 LV7 三贤进士
    2楼
    护士们和老人相处的时间多
    11-17 19:19 · 四川
    回复
  • 晴转多云 LV9 三贤榜眼
    3楼
    我觉得这种病区还是多找点男护士为好
    11-17 19:21 · 四川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资阳圈
  • #签到打卡#

    未佬的佬人

    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摆资阳龙门阵,结交新朋友

免费下载九曲河门户网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